活性污泥膨胀的5种处理方法
新闻来源:山东智信环保 发布时间:2016-05-05 10:31 点击:次
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们曾经介绍过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原因,以及如何判断丝状菌膨胀的程度。通过分析污泥膨胀的原因,可以帮助大家在日常运行中掌握各项
关键控制参数,避免污泥发生膨胀。那么,丝状菌膨胀发生后,应该如何处理呢?
当确认活性污泥系统发生丝状菌膨胀后,首先可以通过镜检和污泥沉降比观察来判断污泥膨胀的程度;随后,通过对系统的食微比、溶解氧、进水营养盐浓度,混
合液pH值、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分析,判断丝状菌发生膨胀的成因,最后,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。
1.对于因为食微比长期偏低并由营养盐不足诱发的污泥膨胀
如果膨胀程度尚未达到高度膨胀,调整食微比和补充足量的营养盐可逐步使污泥恢复正常状态。
其中食微比的调整,应以加大排泥量为主,以增加进水负荷为辅,使污泥负荷达到0.2kgBOD/kgMLSS.d以上。在满足微生物对N、P等营养盐的需求前提下,负荷增
加并达到合理的区间内,可以促进菌胶团细菌的繁殖,使其生长的速度大于丝状菌繁殖的速度,从而抑制污泥膨胀;同时,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,不仅能改善系统
的食微比,而且可以排出大量的丝状菌,有利于在优化调整过程中,使菌胶团细菌在活性污泥的生长中占优势地位。
2.对于因为食微比长期偏低并由水温高、溶解氧偏低诱发的污泥膨胀
如果膨胀程度尚未达到高度膨胀,通过调整食微比同时加大曝气量可逐步使污泥恢复正常状态。
有时由于设备的原因或水温的原因,供氧量难以大幅增加,那么食微比的调整可以采用加大排泥,从而减低曝气池污泥浓度的方式来实现。由于污泥浓度的下降有
利于降低氧的需求量,而食微比的提升则有利于氧的利用效率提高。
3.对于由于pH值偏低诱发的污泥膨胀
这种情况下,往往其食微比也是不足的,如果膨胀程度尚未达到高度膨胀,除了调整进水的pH值,向曝气池投加液碱外,加大排泥,提高食微比仍然是一个必要的
调整手段。
4.对于污泥膨胀程度达到高度膨胀的情况
上述的手段依然是有效的,但是调整周期会大幅延长,有时会长达1个月以上才会有明显效果。
5.对于污泥膨胀的程度达到极度膨胀的情况
仅通过上述的工艺调整,不仅时间周期更长,还要长期忍受恶化的出水水质。这种情况下,将系统中的膨胀污泥排空,接种新的活性污泥进行重新培菌是较为合理
的选择。
注意事项:
水中的氨态氮对丝状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有意提高进水中氨态氮的浓度(超过微生物对N需求的1倍以上),则有利于缩短调整周期。
其他应对高度或极度膨胀的措施还有:例如向系统中投加惰性物质、投加杀菌剂和将pH值提高至10以上来压断丝状菌菌丝、杀灭丝状菌等比较激进的措施。本文不
推荐轻易使用,因为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成本较高,而且把握不慎会导致系统的出水进一步恶化,最终不得不选择重新培养活性污泥,延长了处理的周期。
整体而言,造成污泥膨胀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食微比偏低,在系统运行中要注意控制食微比;同时,污泥膨胀的现象与污泥老化的现象也有一些相似之处。在运行管
理中,要特别注意两者的区别,以便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系统运行中的异常问题。
上一篇:固废处理方面哪些技能引重视!
下一篇:36个水处理/废气/监测/环评等工程设备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