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解析 | 农村污水该如何“漂”清
新闻来源:山东智信环保 发布时间:2016-04-01 09:14 点击:次
对于量大面广的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市场来说,业界普遍认为,需要在管理模式、商业模式、技术模式等方面加强创新,解决现有的“有钱建设、无钱运行”“不惜成本追求高水质,不论规模推行MBR(膜生物反应器)”“‘天价’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”等问题。
污水治理一直是环保工作的一项重头戏,其中,市政污水治理又是长期以来的重中之重。但据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了解,从2006年到2013年,我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经从55.7%上升至99.1%,市政污水治理领域已接近饱和状态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农村污水治理市场却始终存在巨大短板。
前瞻产业研究院污水处理报告显示,2013年,全国村庄污水处理率仅为7%,和城镇99.1%的污水处理率相比差距巨大。2013年,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高达1125.8万吨,占比全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7.85%。
“未来中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一定是在农村。”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向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表示。
而对于量大面广的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市场来说,业界普遍认为,需要在管理模式、商业模式、技术模式等方面加强创新,解决现有的“有钱建设、无钱运行”“不惜成本追求高水质,不论规模推行MBR(膜生物反应器)”“‘天价’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”等问题。
制度问题突出,政府主导解决
目前,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“晒太阳”情况十分普遍。以北京市为例,房山区长沟镇2003年投资500万元的污水处理设施,到2009年还未运行;海淀区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生活污水处理厂,村镇无力运行;怀柔区14个乡镇284个行政村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,无力运行……
农村污水治理工程“晒太阳”,到底是何原因?
“资金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。”目前中央财政引导不够,没有设立村镇污水专项资金,现有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中,用于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费用偏少;补贴环节也不合理,重建设轻管理;地方财政负担较重,建设费用动辄千万元,运行费用每年数百万元,乡镇负担大,即便经济条件好的乡镇也很吃力。
技术标准的缺失和不统一也是地方“执行难”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“农村沼气池为什么能推广成功?在法律上,有《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》和《全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》;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,国家累计投入380亿元,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;在技术标准上,共颁布实施了6项国家标准和15项农业行业标准。”王凯军说,一个小小的沼气池,农业部就制定了近20项标准,相比之下,农村污水的行业标准还差得太远。
据统计,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总计达52种,种类繁多,多套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。文一波表示,技术繁多,农村和村镇污水排放标准不统一,不但地方不好执行,而且太宽松的话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。“如北京的村镇A级排放标准已严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,等于地表四类水,要达到这样的标准,吨水处理价格应在5~10元,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基本上是不可能支付的。浙江最为宽松,浙江一级排放标准,介乎国家排放一级B和二级之间,又难以解决污染问题。”
此外,我国尚未明确农村污水治理的管理和责任主体,各地差异很大。文一波表示,有的是水务局管,有的是住建局管。计费方式也是五花八门,有的按户算、有的按人头算、有的按站点算(一个站点一年给予一定数量的维护费)、有的按水量算……这显然与市政污水处理的管理体制有很大差异。
“农村污水治理出现的问题是制度上的问题,制度的主体是政府。对于量大、面广的技术,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竞争,一定要借助政府的推广政策和制度,借助组织的力量。”王凯军说。
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
2006年至今,由于以MBR膜为主导的北京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体系普遍“晒太阳”,因此很多人认为,膜生物反应器这样的“高端技术”不太适合农村污水处理。
王凯军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。在他看来,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既有运行得很好的膜生物反应工程,也有相对简单但同样推广成功的生物转盘技术。“农村污水处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更在于商业模式的选择。”王凯军总结道。
据文一波介绍,作为国内村镇污水处理的先行者,桑德在技术工艺与商业模式上都进行了探索。2010年,湖南长沙县18个镇,只有2家镇政府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,但因种种原因运行还出现问题。
规模化后,“从最初的每吨三四元的处理成本,降至每吨1.8元左右。”文一波认为,桑德独创的村镇水环境解决方案,不仅是一项工艺技术,还是一套商业模式,二者结合形成了比较适合当下中国村镇水环境治理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执行秘书长马辉认为,农村污水治理的单个项目都比较小,一天只有几千吨的处理量,采用以县为单位整体打包的方式,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,有助于降低成本。
“农村污水处理具有站点分散、管理难度大、村镇无力运营等特点,因此,未来农村污水处理的商业模式必然是新建项目采取‘区域打捆’的BOT等PPP模式,已建项目采取第三方运营的专业化运营模式。”马辉告诉记者,通过PPP模式与第三方运营的结合,能够极大地发挥专业环境服务商的技术、服务优势,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费用,降低成本。
“大数据”是发展方向
“农村污水治理要跳出污水处理的范畴,也就是说,不单单考虑污水治理,而应与畜禽粪便处理、秸秆利用等相结合,把废物转化为能源,在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,解决农村的能源与肥源问题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曾公开表示,农村污水处理大有可为,其中科技创新的潜力巨大。
基于上述思路,文一波认为,首先要将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互联网化,让水厂做到真正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运行。“比如环卫系统管理,正常情况下不用管理,管理人员都是处理非正常的业务。”
“将来的污水处理技术,一方面靠实验室不断做研发,调整工艺技术和工艺参数;另一方面,一定要靠大数据。比如,对几万几十万座污水处理厂每天的运营参数和数据不断的优化提升,得出的工艺路线和参数一定是最优的。如果所有企业的数据可以共享的话,这种技术上的突破与过去靠研发突破将是完全不同的。”文一波建议,农村污水处理要建设一个云平台,从工程角度来讲,把海量的数据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完善,再反馈到生产实践中,对技术的完善和推广应用也会有所帮助。
“我们运营管理标准化的目的,是要在无人职守的情况下,实现设备设施长期稳定运行,采用的方法就是传感器技术、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。”沈骏说。
“大数据还可以把农村的污水和自来水结合起来。不管是分散的自来水供水还是区域的自来水供水,全部实现网上操作,处理、收费均通过移动支付,使上水和下水一体化,水务和环卫一体化。”文一波表示,根据水量以及水质的情况,可以对某个地区进行健康状况、人口分布、人口活跃度等分析,还可以做其他业务上的延伸,使运营管理成本大幅下降,盈利模式更加多元。
上一篇:全自动加药装置该怎么选型呢?
下一篇:【技术】合成制药废水处理工艺